1.《五亿探长雷洛传》
在当年、简直是神一般存在的电影,太棒了,不愧是金马奖入围电影。大咖云集的演员阵容,全员在线的一流演技,只可惜影片故事对于这个题材来说实在不值得称道,青年雷洛的转变过程比较单薄,而雷洛逐步上位与大对头颜同平起平坐的过程更是一笔带过,平白浪费了这么好的现实题材。
2.《跛豪》
这部电影以香港毒枭吴锡豪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撕开殖民时代地下秩序的狰狞断面。吕良伟演绎的潮州难民阿豪,从街头潦倒到毒枭帝国的崛起与崩塌,个人命运与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混乱气息血肉交融。潘文杰以野蛮的影像张力,复刻那个J黑勾结的癫狂时代。肥彪宴席上的对峙、枪战断腿的悲怆、J狱终局的荒诞,每一幕都浸染着港片特有的暴烈与悲情。群像皆有血有肉:郑则仕的阴鸷、叶童的柔韧、叶子楣的艳俗,共同织就一幅江湖众生相。
3.《南海十三郎》
套层结构,编剧讲述了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一生的故事,嬉笑的表皮,悲凉的底色,阅尽喜剧的忧伤。十三郎自有名士风流与文人傲骨,天才就是不与命运妥协,这位狂狷痴线的天才,在早死和早疯之间选择了疯癫。“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4.《叶问》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抗日神剧”,最丰满的角色是李钊,为了生活、为了生存,甘愿低头日本人之下,中国人当他是走G,日本人当他是G,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有多么艰难。打十个的名场面,用了近乎黑白的调色滤镜,更加显得残酷和清冷,损伤的拳头打回的是中国人的风骨,最后决战叶问胜利了,镜头给的却是日本旗帜飘扬、到处残垣败瓦、尸横遍野,打倒的是日本人,却打不倒日本;枪响过后倒下的是叶问,站起来的是中国人。
5.《阮玲玉》
这是一部民国传记悲剧题材的电影,以十六岁入行的阮玲玉为核心,围绕她的演艺生涯与情感纠葛及悲剧结局展开——1929年她进入联华影片公司后出演多部严肃影片,事业渐入佳境;情感上,她厌倦幼稚的赌鬼男友张达民,转而倾心成熟的已婚富商唐季珊,却遭张达民起诉通J,记者的围堵更是给她带来巨大精神压力,最终在二十五岁、事业最光辉时自杀身亡。片尾曲真的太美了,道尽了温柔缱绻和绵长的遗憾。是影片结尾的完美融合,也是阮玲玉其人一生的告别曲。
6.《宋家皇朝》
十分值得一看的电影,魅力十足。也许电影这种形式并不能全面彻底地展示宋家三姐妹在那个特定时代中的特殊影响,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还是能给人带来一种浑厚的历史沧桑感,有唏嘘、有赞叹、有欢愉、有悲愤,面对着民国传奇般一代人的故事,往往觉得自己是在雾里看花,电影演员优秀,叙述明晰,配乐顶级。
7.《李小龙传奇》
和《李小龙的生与死》一样,都是何冠昌制作的纪录片。从李小龙的出生,各大人生节点,电影作品,到意外去世,回顾了李小龙短暂又辉煌的一生,片中保留了不少关于李小龙的影像资料,如小时候参演过的影片,对苗可秀和丁佩的访谈,最后在香港和美国的葬礼等等。按章节来介绍,总体脉络很清晰,但引用的李拍的最后几部电影片段长了一点,对于多数李的影迷来说早已熟悉显得没有必要。
8.《浮城大亨》
娓娓道来讲述了时代变迁下个体的转折。以小人物命运映照香港殖民历史,借个人成长折射时代变迁。不足两小时的片长承载宏阔的时间跨度,足见剧作功底的扎实。用“我是谁”铺展开的三段递进:基于血缘关系的疑惑→个人梦想与家庭责任的权衡→殖民下的故土和身份认同。
9.《上海皇帝》
萧生出品,必属佳品。澎湃宏伟的史诗级历史背景,加上小人物到大人物的发迹史。堪称中国近代史上古惑仔变龙头大佬的典范。片子的演员阵容强大,各位的演技也是一流,斯琴高娃、苗侨伟等人甘当绿叶,而罗大佑的配乐也给它增添了不少颜色。整体上是以杜月笙为主线,描述了三大亨的风云路,在美化杜的同时基本尊重了历史。
10.《川岛芳子》
很精彩的一部近现代史电影,算是把川岛芳子的一生做了回顾与总结,拍出了史诗感。芳子人生故事和历史影像穿插结合的方式很好,是本片得以成功的一大关键。梅艳芳依然是影后级表演。导演在表现人物方面很下功夫。对于女主角的传奇人生,既有深切同情,又显得客观冷静。芳子年轻时的浮华、奢靡和最后在监狱中的凄凉形成对比。而芳子的最后时刻,包括刑场行刑,都被梅艳芳赋予了很多细节展示,这些都丰富了人物,使本片的艺术性大大增强。
亚金配资-免息配资平台-用杠杆炒股-杠杆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